一个透明并且公平的监管机制,这是很多网友共同呼吁的愿景,大家都清楚,一些机构他们在行使自己职责的同时也要有纠错的机制,因为一个简单的疏忽就会对当事人造成非常大的影响,甚至等到维权的时候,投诉的时候。变成了难上加难,这是很多人在生活当中都有可能遇到的问题。
我看到有网友爆料了这样一件事,一些媒体也进行了报道,确实让人感到挺匪夷所思的。
按照现在的科技进步来看,这种错误完全就是人为的错误,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纠错机制,不能简简单单一句点错了,看错了就敷衍了事,如果没有处罚机制,那么人们在犯错的时候会觉得无所谓,大不了进行一个撤销。
这是很多工作人员的直观想法也是大家最不能忍受的事情。
我看到媒体报道了这样一件事,家住在成都的李女士突然收到一条信息,自己的新能源汽车在重庆个区进行了违停,然后被监控抓拍,要求在收到信息的同时,30日内接受处理。
可是李女士一看,完全感觉到匪夷所思,因为监控拍到的车完全不是自己的车。
发来的图片也不是自己的图片,这不单单是工作失误的问题了。
这件事情确实让人感到匪夷所思,大家通过图片也能清楚的看到,两辆车的车型完全不一样,车牌只是相近而已,而且自己的车在成都,竟然重庆交警发了消息,说是自己的车违停。
这不仅仅是工作失误,可以理解的明显,车辆都不相同,这种工作失误也太低级。
那这件事情曝光到了互联网,有媒体记者进行了采访,有记者打去了电话,按照当地工作人员的表示,可能由于电子识别时出现了错误,人工审核的同时没有注意到。
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了,那么当地的工作人员表示,这是一个误会,会尽快的向上反映,然后进行撤销。
有的时候在互联网上看到一些新闻确实让人匪夷所思,这么简单的一个工作都能干成这种样子,而且车辆完全不同,如果说由于大量的工作看错了车牌。
那么这是一种日常疏忽,可是连车辆都不是一个品类,怎么可能会看错?
这就是一个巨大的失误。
我看到很多网友都在强调,一句大意,一句看错了,不能够如此轻易的原谅,甚至有网友说,如果发生在战争年代,这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。
当然了,有些网友的言语比较激烈,我还看到不少网友说,重庆交管好像经常搞错车牌号,比如上个月的时候,就有媒体报道,一个巴南的车停在涪陵区武陵山景区。
竟然最后是江北区交警发来信息说你的车违停了,这种荒唐事就发生在现在这个社会当中,不能将所有的责任都推给电子监控。
这件事情说到底还是由于工作人员粗心大意造成的失误,明眼人一看就清楚,在信息导入过程当中的失误也是一种态度问题。
一个品种不相同的车辆,如此简单的图片都能够看错,确实工作失误太大了。
这件事情最让大家感到痛苦的就是有很多网友都在强调,等到你申诉的时候,直接蹦出来一个不通过,那就搞笑了。
甚至不少的网友也说自己遇到过类似的事。
莫名其妙的收到信息说自己的车违停了,结果一看远在百里之外,甚至千里之外,好像在科技发展的同时,一些审核人员他们的工作越来越马虎,甚至让人怀疑究竟有没有人工审核,甚至有网友说,现在的所谓人工审核都交给了第三方。
我不知道这种情况是否真的会发生,可是这种失误越来越低级,不是一句简单的失误就能够敷衍了事的。
而且,事情发生之后,不是非常快速的处理,而是要反应,然后申诉,然后撤销。
这种工作效率也相当的慢。一个失误造成的处理结果就是浪费了大家的时间,然后进行申诉和反应撤销也非常的缓慢。
这也是最大的问题,也是很多网友非常反感的事情,既然出现了错误,那就赶紧改正,赶紧撤销,而不是向上反映,然后去申请一个撤销。
虽然说工作的时候要处处留有痕迹,可是遇到这样的事情肯定要加快速度,这才符合大家的愿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