嘿,哥们儿,这本男频神作,简直燃到爆炸!主角一路开挂,智勇双全,从微末崛起,挑战无数强者,看得我热血沸腾,直呼过瘾!每个章节都扣人心弦,剧情反转再反转,让人欲罢不能。告诉你,错过它,绝对是你的损失,不看?你会后悔到拍大腿的!赶紧加入书架吧!,一起感受那份热血与激情吧!
《铁血大明1625》 作者:倾城狐
第一章宁远城下见!
天启五年(1625年)十月,伴随着一道惊天动地的雷霆,在北京城里,乾清宫寝宫中,一个青年缓缓醒转过来。
看着自己面前这古色古香的画面,和这熟悉的大殿布置,虽然和后世自己参观时的不一样,但是却依旧让朱游晓魂牵梦绕。
朱游晓按着头,不禁自嘲的笑了笑。
“这是梦罢?我明明在战场上,怎么突然出现在这?”
朱游晓是二十一世纪的华国人,号称孤胆兵王,在海外创下了无数的战绩,个人搏击术出神入化,打过黑拳,上过擂台。
同样,对于热武器,也有着足够精深的造诣。
最强的战绩,是在毛熊国一挑二十七,利用地形和武器,将敌人斩尽杀绝之后,成功的走出了被步下了重重陷阱的森林。
那一日,森林中的白雪,被鲜血染红,附近野狼棕熊,吃了个爽。
近三十名国际上饱有盛誉的兵王、战士、雇佣兵。
走出森林的,只有朱游晓一人而已!
可纵使是强如朱游晓,也逃不过重重诡计下的围攻,在他这一次睁开眼之前,他,正在黑州大陆上,亡命奔逃。
而他的身后,是来自二十几个国家组成的联合雇佣兵团。
还没等朱游晓回神,一个尖细的声音,在宫殿外响起。
“陛下,天要亮了,是时候准备起身,上朝了。”
听到这个尖细的声音,朱游晓头突然一阵剧痛,无数的记忆碎片,涌入了他的脑海中,然而多次经历过生死的朱游晓,却凭借着自己钢铁般的毅力,忍着痛,将这些记忆,消化了个干净。
在彻底消化记忆之后,朱游晓明白了自己现在的身份,也明白了自己现在所在的时代,更明白了,自己不是在做梦,而是真的穿越了!
宫外在呼喊自己的人,是自己一手提拔的大太监,大宦官,民间号称‘九千九百岁’的魏忠贤!而自己,即是天启皇帝:朱由校!
既然来到了这个时代,而且前世的记忆,还那么清晰,自幼王侯的原主身板,也还勉强说得过去!
那么,驱逐鞑虏,卫我河山,义不容辞!
穿越前的朱游晓虽然是兵王,但是他同样,也是一个历史爱好者!他太明白,自己此时所面临的的,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了!
只要自己,杀穿这个时代,那么神州、那么华夏、就将依然屹立于世界之巅!不用等到几十年后的沉沦,不用等到几百年后的再次崛起。
更别提,自己还掌握了后世那么多的经验,平定内忧外患之后,就可以从容的,开发科技树种田了!
从今天开始,朱游晓,彻底将自己融入了朱由校的身份。
晚明皇帝没有的毅力,我有!
晚明皇帝没有的杀心,我有!
晚明皇帝挽回不了天倾,我来!
“忠贤啊,进来吧!”
在脑子里过了几遍称呼之后,朱由校还是选择了原主对魏忠贤的称呼,呼唤道。
虽然对太监恶心,但是身为二十一世纪的穿越者,朱由校对太监,也没什么偏见。
毕竟那个年代,什么人都有,为了博人眼球,自宫的都有!
而魏忠贤到底有没有用?可不可用?历史原本的走向,很明显的告诉了朱由校,这人可用,但是不可深信深用!
可是此时的朱由校更明白,自己除了魏忠贤,没人可用!靠那些被原主杀了几轮剩下的水太凉?他们靠的住,自己的便宜弟弟也不用自挂歪脖子树了!
魏忠贤,就是朱由校,最锋利的刀子!至少现在如此!
看着走进来的这个面容阴鸷、面白无须的老太监,坐起身,整理着衣服的朱由校嘴角挑起:“忠贤,最近,边关可有什么大事?”
听到朱由校的话,老太监的脸上表情,如同冰雪消融般,堆满了微笑回道:“启禀陛下,边关还是那样,锦州、右屯、大小凌河全部沦陷,唯独袁崇焕的宁远,坚如磐石!”
摸着下巴,结合脑子中原主的记忆,朱由校瞬间,就明白了现在自己面临的局面,现在是明天启五年末,马上就要到天启六年了。
天启六年年初发生的一件大事,就是后金之主努尔哈赤,在兵临宁远城下时,被一炮轰残,不久后就病死了!
而这一战,如果袁崇焕能够知道努尔哈赤之死,趁着后金夺权未定,皇太极立足不稳的时候,从而趁胜追击的话,不说能一举剿灭后金,至少,也能收复大片失地!
双手一按龙床,朱由校站起身道:“忠贤,召集你手下的能工巧匠,冶炼能手,还有外来方士入宫。”
“朕,有个想法!”
听到朱由校的话,魏忠贤微微低下的头颅上,出现了一丝笑容,这个皇帝,还是他所认识的那个皇帝,就爱弄这些手工活。
在这样的情况下,他魏忠贤的权力欲望,才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,他也巴不得,自己的陛下,可以一辈子都这样沉溺于手工活中,这样,自己虽然不是皇帝,却胜似皇帝!
“遵命,陛下。”
看着魏忠贤告退离开,朱由校上扬的嘴角却没有放下,二十一世纪人的他,怎么可能没有从魏忠贤的面部表情里,猜到魏忠贤的想法。
天启皇帝可是历史上有名的木匠皇帝!宫廷里的能工巧匠,可是一抓一大堆,魏忠贤当然也会以为,自己今天跟他说的,也是为了要忙活新的木匠手艺。
但是魏忠贤打死都不会知道,现在的天启皇帝,虽然看起来还是那个他所熟悉的大明之主,但是内里,却早已换了个灵魂!
朱由校的目的,是做一杆,属于自己的狙击步枪!
宁远大捷?死一个努尔哈赤算什么?
朕,要的是努尔哈赤、皇太极、多尔衮等野猪皮领袖,全部死在宁远城下!
朕,要的是一个群龙无首、分崩离析,可以方便自己操作的后金,而不是有着英明领袖,知道隐忍的后金!
想要做出一杆合适自己的狙击步枪,在这个时代,本不容易,可是偏偏,朱由校是大明之主!而且,因为他的木匠爱好,全天下的能工巧匠,此时都齐聚北京!
在这样的情况下,重赏之下,必有勇夫!人类所能发挥的潜力到底有多大?知道后世那个华国崛起之路历史的朱由校,他清清楚楚。
虽然想要批量生产流水线上的工业枪械,在这个时代很难。
但是有着自己提供的图纸,想要做出一杆高精度,高准度的狙击步枪,是完全可以实现的!
更别提,朱由校还知道,怎么配置黄火药!
现在这个世界上,火器主要用的还是原始的黑火药,虽然同样威力不凡,然而比起黄火药而言,可就是天差地别了!
原本历史上1863年才会诞生的炸药,朱由校打算,让这个,在1625年的华夏大地上,崭露头角!
在宫女们的服侍下,换好了龙袍的朱由校站在乾清宫门前,双眼,看向了北方。
明年正月,努尔哈赤、皇太极、多尔衮,咱们,宁远城下见!
第二章何为阉党?!
现在落在朱由校眼中的事情,可不仅仅只是迫在眉睫的宁远之战。
朱由校很清楚,自己所在的这个时代,可谓是风雨欲来!
国内暂时的农民起义,虽然被原主镇压了。
但是如果在这几年里,自己无法扭转大明的局势,那么李闯,高迎祥这些人,该起义的,还是会起义。
原本历史上的大明与其说是毁在鞑子手中,倒不如说是天灾人祸下,被鞑子捡了个漏。
但是大明,现在到底有几个可信之人?朱由校可不敢保证!想想自己的那些前辈们。
嘉靖皇帝沉迷炼丹,差点被宫女勒死。
身强体壮,手格虎豹,甚至亲征兵临前线,砍的蒙古小王子,不敢再提南下的正德皇帝,失足落水一病不起,很快一命呜呼。
自己的便宜老爹,泰昌皇帝登基的时候,也是完全没有生病的迹象,但是登基不到十天,就病入膏肓,服红丸暴毙。
而自己穿越的这个原主,原本历史上的死法,可以说是正德皇帝和自己便宜老爹泰昌皇帝的死法,糅合在了一起。
失足落水,患病,御医进献仙药,活活吃死!
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,有着那么多的前例,朱由校又怎么可能会放心,自己寝宫里的这些人?
甚至是魏忠贤,朱由校都对他抱有怀疑。
随着一个小太监,跟朱由校说了一点什么,已经移驾太和门的朱由校看着门前的满朝文武,嘴角微微的挑了起来。
御门听政,就是这么个意思么?
不过啊,搅动风云的,是我辈!
高居首位高坐龙椅的朱由校摸着下巴,俯瞰着台下的文武百官们,依照自己脑海中原主的记忆,点了点头。
伴随着太监们的呼声,文武百官安安分分,规规矩矩的进行了惯例的一跪三叩大礼,等着朱由校的众爱卿平身。
然而,跪了快一刻,高坐龙椅的朱由校,却依旧没有说出,那句让文武百官们起身的辞。
反而此时的朱由校,却是满脸的玩味之色,看着台下跪着的遍地大臣,看着他们瑟瑟发抖的样子,不由的挑起了嘴角。
晾晾你们,杀杀你们的锐气,挺好!
毕竟自己便宜老爹到底怎么死的,可都还摸不清楚!
原主迷迷糊糊也就罢了,朱由校,可是满心怀疑,都是这帮大臣们干的!
看着天边的太阳正在升起,朱由校朗声道:“众爱卿平身!”
台下的大臣们,如果说对于朱由校没有怨言,那是不可能的。
毕竟大明一朝自土木堡战神送了一波之后,文官集团不仅仅踩在了武官的头上,甚至很长一段时间,连皇帝,都不被他们放在眼里。
但是如果说怨言有多深,那可就未必了!毕竟现在的天启皇帝不爱上朝,这一点是众所周知的。
能在魏忠贤和客氏的专政擅权下,把天启皇帝叫出来,好好的和咱们这些大臣们见个面。
这一点,在文官们心中,已经是极大的胜利了。
比起魏忠贤和客氏这两条皇帝养的恶犬。
文官们觉得,还是直面皇帝,来的更加轻松,至少皇帝要面子,好名声。
不会跟魏忠贤一样,说杀人,就杀人!
对付起来,要简单得多!
朱由校继承了原主的记忆之后,当然也明白。
这帮文官之所以会提出大朝会,无非就是想当着自己的面,故事重提,让自己重用那些所谓的东林君子们!
朱由校此时倒是很好奇,在原主的放纵下。
被魏忠贤杀了几轮的东林士子,现在在朝堂,还有没有敢于直接上来送死的!
“臣,通政司右通政周壮勇,斗胆请奏!启禀陛下,还请放开言路,驱逐阉党!”
果然,不怕死的站出来了!
朱由校双眼微眯,看着台下这个在太监喊出了:“有事早奏,无事退朝。”之后,还敢挺身而出,直面自己说出这句话的文官。
眼中带着一丝玩味。
“爱卿所说阉党,是何人啊?忠贤,你是本朝权力最大的宦官,你,可有成立党派?”
看着这一身的云雁朝服,朱由校不由心道:这可是正四品啊!
原主纵容魏忠贤噶韭菜那么久,甚至将触手渗透入了阁臣中。然而,正四品的高官中,却依旧有着东林党的党羽!
同时,朱由校还觉得,自己有点不寒而栗,光靠一个杀字,恐怕是无济于事的!
魏忠贤的屠刀,还不够锋利么?可是在这样的情况下,朝中,依旧有着东林党余孽!
这是一份怎样的隐忍?
朱由校心中不由的敲起了警钟。
隐忍可以有,但是隐忍的臣子,又有几个皇帝愿意见到?
司徒王允隐忍,施连环计杀董卓!
这么大的例子摆在面前,朱由校可不会觉得,魏忠贤在这帮东林士子们眼中,能比董卓在司徒王允眼中强多少。
而且原本历史上,自己的继任者,便宜弟弟,歪脖子树天王朱由检,可是和东林党走的很近的。
朱由校从一开始,就不像原主一样那么信任魏忠贤,同样也有着原因。
那就是朱由检上位初期,对魏忠贤和客氏同样极好,但是朱由校可不信,这是朱由检听了原主弥留时期的话!
因为没过几个月,朱由检就火速砍了魏忠贤,提拔东林上位!
然后,众所周知的,他就被东林士子玩的底裤都没了,只能自挂歪脖子树。
更别提,上朝之前,还有一个小太监,跟朱由校说了点存疑的事情!
这帮文官,严格来说就是一帮子键盘侠,键政专家,吹牛逼是一把好手,但是实际能力严重不符!
偏偏,此时的大明,权利还很大一部分,都握在他们的手里!
如果大明不是被土木堡战神葬送了大好局面,此时,这帮文官,又哪来的底气跟天子较劲?
但是今日之事很明确的告诉了朱由校,光靠杀,不行,必须从根子上着手,才能解决掉这大明的文官之祸!
而东林党的根子,就是那东南的豪商大户,就是那些既得利益者!
此时的魏忠贤听到朱由校的话后,连连摇起了头道:“皇上!咱魏忠贤,听说过李党,刘党,东林党,可咱从未有听过阉党呀。”
一边说着,魏忠贤走到了朱由校的面前,直接跪在了地上,五体投地,嚎啕道:“咱知道,咱被皇上看重,自然会被满朝君子视作眼中钉,肉中刺。”
“可是咱万万不敢结党营私呀!”
“咱的一切都是皇上给的,如果说咱家建立了党派,那也不该叫阉党,而应该叫皇党呀!”
魏忠贤一番话可谓是滴水不漏,跟东林党作对,也已经有这么多年了。
他能从一个小太监做到如今的九千九百岁,可是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。
怎么说,才能够让天启皇帝高兴?
魏忠贤太清楚不过了!
听到魏忠贤的话,朱由校挑起了眉,心中已有计较,看了看魏忠贤。
“忠贤说的有道理,然而总不会空穴来风,所以朕命令你,彻查朝中诸多党派之事宜!”
说完这句话之后,朱由校满脸微笑,看着魏忠贤,眼神中,却出现了累累寒冰!
说出的话,似乎也要让整个太和门,温度下降几丝一般!
“朕,要亲自查看卷宗,九千岁,你可不要让朕失望啊!”
朱由校突然一改之前的忠贤称呼,堂而皇之的在满朝文武面前,叫自己九千岁!甚至,语气大变!
这让魏忠贤顿时浑身一激灵,狠狠的将头压在了地面上,声嘶力竭的呼喊道:“臣,接旨!”
第三章口含天宪?言出法随?
魏忠贤真不知道有阉党,还是假不知道有阉党。
这个魏忠贤自己清楚的很,自己不就是阉党最大的头头么?
同样的,朱由校的这番话,无疑是在提醒魏忠贤。
如今的朝堂上,还有东林党余孽,你魏忠贤,九千岁,给朕看着办!
办得好,阉党就不存在,办不好,你就是阉党!
魏忠贤哪能不知道,自己的主子天启皇帝,有多恶心东林党人,魏忠贤,又怎么会不知道,自己的主子虽然看起来,是个昏君。
但是实际上,天启皇帝的心机城府,一点都不比昔日的万历以及嘉靖要差!
今上已经登基五年了,这五年里,天启皇帝的进步,魏忠贤可是一步一步都看在眼里的。
魏忠贤同样很清楚,在自己的主子,真的出现什么意外之前,自己可以贪婪,可以擅权。
但是绝对不能忘了,自己是天启皇帝的刀子!
后背传来的冷意,让魏忠贤眼中出现了一抹阴霾。
东林,又是东林!
东林到现在了,居然还贼心不死!
微微低着的头颅上,魏忠贤两眼如刀似剑一般,在满朝文武的身上一扫而过。
心中,却有了计较!
天启皇帝既然已经说了,要彻查,那就必须要彻查!
阉党既然天启皇帝觉得有,那就必须有!东林君子和阉党挂上关系,又与我魏忠贤有何关系!我魏忠贤,是忠于陛下的!
朝会仍在继续,可是有了朱由校刚才那一番偏袒魏忠贤的话之后。
这满朝文武,也就熄灭了奉劝朱由校,去开放言路,驱逐阉党的心思了。
此时的朱由校可不是他刚登基那会,需要文官来帮衬。
昔日朱由校登基时的楚、齐、浙等诸多文人党派,早已化作灰灰。
甚至于乘势崛起的东林君子,都在这几年里,被朱由校操纵的魏忠贤打压了下去,如今只能瑟瑟发抖。
台下文官集团中,那一些不和谐的声音,虽然没有明目张胆的说出来。
但是龙椅上的朱由校,却能从他们的眼神交换中,看出那么一点味道。
那就是,这帮人决定暂时不闹了,继续隐忍下去!
随着朝会散去,魏忠贤亦步亦趋的跟在返回乾清宫的朱由校身后,低声道:“陛下,您说,这阉党,到底是存在好呢,还是不存在好呢?”
走在前方的朱由校突然停下了脚步,冷眼似刀,在魏忠贤身上一扫而过道:“九千岁,你刚在朝会时,可是说了,你的党派,叫皇党。”
“既然是皇党,那就把皇党的人,带来朕面前,让朕好好瞧瞧。”
说完这句话,朱由校看了一眼魏忠贤,轻笑了一声道:“不过今天的朝会,东林把阉党这两个字,光明正大的在朝会上说出来了,倒是一个好机会。”
“九千岁,你说,这所谓的阉党,会是哪些人?”
“你是聪明人,不用我去多说,你也知道我的意思,不是么?”
朱由校的话,让魏忠贤的后背,再次渗出了无数密密麻麻的冷汗。
他从来没有想到过,如今的朱由校,居然会变的如此陌生!
这冰冷的语气,和平日里,可是完全不一样!
明明之前上朝时,甚至在寝宫时,自己的这位主子,对自己,可都是和声细语的!
更加别提,朱由校话语中的杀意了!
想到这里,魏忠贤心中突然咯噔了一下。
虽然自己现在权倾朝野,虽然自己现在一人之下,万人之上!
但是,天子,这个自己伴随了一路的天子,他到底有没有什么后招,可不一定!
他的耳目,到底广阔到什么程度,也不一定!
莫非是自己在离开寝宫之后,有其他想要掀翻自己的人,去告诉了自己的这位主子,自己曾经和几位‘东林君子’,有过交集的事么?
伴随着身上如同雨水一般滑落的汗珠,魏忠贤啪嗒一声,就跪在了朱由校面前。
“启禀陛下!奴婢罪该万死!”
本身,朱由校也只不过是想要养一养自己的威势,敲打敲打魏忠贤,让魏忠贤,能够好好的当自己的刀子。
毕竟此时的魏忠贤,明面上,还是和东林党势不两立,甚至于在之后几年里,魏忠贤的屠刀,也一日都没有放下过。
这让朱由校很好奇,此时的魏忠贤,到底是满心权欲的大太监,还是找好了下家,准备给自己来一手背刺的老银币!
如果是前者,朱由校这段时间,依旧可以给魏忠贤充分的信任,辽东战事需要魏忠贤去大肆敛财,才能供给军费。
如果是后者,朱由校就要考虑考虑,是不是捧几个魏忠贤下边的人,弄死魏忠贤这头大肥猪,给自己的小金库,回一波血了!
加上之前有人过来告密,朱由校不由的,就诈了魏忠贤一手。
可是朱由校却未曾想到,魏忠贤居然被自己这一诈,居然主动就跪了!
“哦?九千岁,你何罪之有?!”
“说来,让朕听听!”
朱由校这种令魏忠贤背如芒刺的语气。
让老魏太监,止不住的胆战心惊。
他比起任何人都清楚,自己虽然说现在是权倾朝野,一人之下的大太监。
但是这一切,都是源于天启皇帝的信任!
可天启皇帝此时的语气,让魏忠贤觉得,自己的陛下,好像已经不是那么信任自己了!
强烈的危机感涌现,魏忠贤以头抢地,连续哐哐的磕下几个响头后,低声抽泣道:“陛下!臣……不,奴婢前日,曾与几个东林士子……不,东林贼子!有过交集,他们为奴婢送来江南良田千亩,以及金银宝货无算!”
“但是还请陛下明察!奴婢……奴婢并未与东林贼人,同流合污!”
“奴婢,愿意将东林贼人送上的地契文书,金银宝货,尽数交于陛下。”
“还望,陛下开恩,奴婢死则死矣!还望陛下,绕奴婢老妻一命!”
“奴婢,拜谢!”
一番话说完,魏忠贤重重的把头磕在了地上,甚至伴随着一声响,朱由校都能看到,一道猩红的血迹,正在魏忠贤的头颅下,缓缓的蔓延开来。
居然提到了客氏?这是想着拿客氏来当挡箭牌么?
朱由校脸上笑意越发浓郁。
魏忠贤,现在看起来,还是忠于自己的。
虽然有点小心思,但是说到背叛,还不至于。
不过魏忠贤的这一番话,却让朱由校明白了,为什么原本历史上,天启皇帝之死时,魏忠贤无动于衷。
毕竟,这才天启五年,东林,就已经开始布局腐化魏忠贤了。
如果自己这一次没有诈他一诈,这两年里,魏忠贤的心态会变成什么样,可就真不一定!
摆了摆手,朱由校看着魏忠贤说道:“行了,起来吧,你再怎么说,也是朕能用的人之一。更别提,你还是朕乳母之夫!”
“朕,又怎么会轻易杀你呢?”
“然则,死罪可免,活罪难逃,魏伴伴,东林贼子所交给你的金银宝货,全部为朕,换算成银子。”
“同时,你自掏一百万两白银,你觉得,这个活罪,怎么样?”
还能怎么样?这是在剜肉啊!
魏魏委屈,但是魏魏不敢说!
先不提那些金银宝货,自己当时为什么那么嘴欠说了个无算,就说这一百万两白银,可都是要自掏腰包的啊!
但是,如果交钱,就能让自己的这位主子开心,不砍自己了,魏忠贤倒是觉得问题不大。
刚抬起头,打算谢朱由校不杀之恩的魏忠贤,却看到此时的朱由校,以一种他从未见过的眼神,玩味的看着他。
朱由校嘴角挑起,低声念道:“至于那千余亩良田,魏伴伴可以看着办,但是还希望魏伴伴不要忘了,日月山河还在,大明江山还在,朕,亦还在!”
伴随着朱由校斩钉截铁的话语,一道凄厉的闪电,划破了乌云!
“轰隆!”
魏忠贤嘴角抽搐,心中打起了鼓来。
自己的这位主子,莫非真口含天宪,能言出法随?
第四章杀尔心腹,壮朕之威,何如?
魏忠贤不敢多想,更不敢不想。
煌煌天威,不可阻挡,朱由校的话,已经在魏忠贤的眼中,甚至都可以引动雷霆了!
仔细一想,好像自个今天去寝宫,寻找天子的时候,同样,也是雷云满天!
自己的这位主子,转变,也是今天开始的!
莫非,自己的这位主子,已经彻底的醒悟了?
不过魏忠贤很明白,不管怎么样,自己的项上人头保住了,自己的这位主子越强势,自己就能过得越好!
更何况自己的这位主子,甚至说出了“日月山河还在,大明江山还在,朕也还在!”这样的话!
这句话在魏忠贤的耳朵中,无异于朱由校在告诉他,朕一日不死,这天下,终究是朕的!
魏忠贤依旧亦步亦趋的跟在朱由校的身后,甚至连额头上不断渗血的伤口,都不敢伸手去擦!
雷霆雨露,皆是君恩,魏忠贤身为天启一朝权势最大的宦官,又如何不清楚,自己如果不经自己的这位主子同意,就伸手擦去了这血迹,没准自己的这位主子,又会发怒。
今天朱由校的转变,已经让魏忠贤觉得,自己的这位主子,已经开始对自己,有戒心了。
想着今日朝会上那发言的通政司右通政,魏忠贤藏于袖口中的拳头,捏的扭曲了起来。
通政司的老大袁可立,自己不能动,也动不了,但是动你一个主动冒出头的东林党贼子,还是没问题的!
但是朱由校的话,还在魏忠贤的脑子里回响,魏忠贤知道,天启皇帝让自己去彻查此案,并且要亲自过目卷宗,就是在授予自己一个可以光明正大把自己眼中的东林党人,砍死的机会!
朱由校昂首走在前头,但是却在这除了尾随的老太监之外,空无一人的大殿里,低声自言自语了起来。
“东林党人,这帮货色是什么样的,我很清楚,这帮人满口仁义道德,实际上满肚子都是男盗女娼,如果擅自动了他们的利益,这帮子虚伪文人,就会当即跳反。”
“有奶便是娘,说的,就是这帮子文人。”
“昔日的大宋,虽说与士大夫共天下,但是大宋的士大夫,亦同样没有背弃大宋,在大宋亡时,亦有文、陆、张三位大丈夫慷慨赴死。”
“国朝养士百年,然则养出来的,都是一帮什么玩意?以前的江南士子诸多党派,到朕这一朝,被更加极端的东林代替。”
“他们私底下的蚊蝇苟且,暂且不说。”
“但是他们背后的豪商巨富,不仅霸占了东南无数田地,更是侵占了无数本该是大明百姓的人,为他们做奴做婢。”
“这,是在侵蚀国本!”
魏忠贤听着前方天启皇帝这看似自言自语,实则是说给自己听的话,心中不住的打起了鼓,他从来没有想到过,自己的这位主子,身处深宫,喜好木匠活,手艺活,怎么就能懂的这么多朝堂之事?
甚至于,魏忠贤觉得,自己这么多年的朝堂斗争,似乎,都还没有天启皇帝看的透彻!
是啊!那些东林士子,如果不是背后有人,又怎么可能,能够拿出来这么多的田地金银,让自己为他们所用?
但是天启皇帝没有主动跟自己说话,主动询问自己,魏忠贤就很确定,自己最好,还是别搭话为好!
前边的这位少年天子,现在,让魏忠贤感觉到,自己似乎是面对着曾经的万历皇帝一般!
然而,万历皇帝,可是大明朝自土木堡以来,权势最重的皇帝,在位48年,怠政整整三十年,但是这怠政期间,大明不仅仅没乱,反而是在各方面,都有不小的变化。
朝堂上虽然各家党派打出了狗脑子,然而一无宦官之乱,二无权臣干政,甚至于,在战争上,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。
万历皇帝藏身幕后,遥控朝政,反倒让一切都井井有条。
更别说,老朱家藏身幕后操控朝政的,还有那位道君皇帝!
魏忠贤心里不断的盘算着。
他虽然是无赖出身,自阉入宫,但是得势后有了朱由校的放权。
掌权之后,他也没少博览群书。
其中唐太宗李世民的那一句以史为镜,可以知兴替。
魏忠贤颇为在意,所以魏忠贤在看书的时候,尤其喜欢看史书。
这样的情况下,魏忠贤心中怀疑了起来,自己的这位主子,没准就像当初的促织天子一样,又是一个有着怪癖,却能够顺天承运的英主!
小心思逐渐散去的魏忠贤,甚至没有注意到,自己面前的朱由校已经停下了脚步,甚至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,看着自己,撞在了那一袭黄袍之上!
“哎哟!”
被撞了一个踉跄的魏忠贤连滚带爬的跪在了地上,一颗头颅,再次磕了下去。
“行了,魏伴伴,起身吧。”
“刚才的话,是朕说给你听的。”
“朕想知道,魏伴伴,觉得朕所言的,到底有没有道理?”
“起身,抬头,看着朕的眼睛,答话!”
魏忠贤颤抖着身子,抬头看着天启皇帝的双眼,颤声道:“陛下所言……陛下所言极是!大明朝养士百年,养的,皆为蚊蝇苟且之辈!他们连同为文人的张文忠公,都尚且不容。”
“何况其余人等?!”
听着魏忠贤的话,朱由校挑起了嘴角,眼中闪过一丝玩味,淡然道:“魏伴伴既然知道,那就再好不过了。”
“少跟文人来往,多杀一点蛀虫,你要的权势,朕给你,但是朕在一月后,要御驾亲征,你要保证到那时,满朝文武,没有任何一人,出来阻碍朕!”
“你可明白?!”
一个月后?!御驾亲征?!
这八个字,如同天雷一般的砸进了魏忠贤的脑海中,如今大明朝海患平息,还在发生的大战,除了宁锦,还有哪?
而御驾亲征去宁锦前线?直面那凶残无比,号称满万不可敌的建奴?!
这,莫不是在嫌自己命长?!
顾不得多想,魏忠贤瞬间泪流满面,跪在了地上,高声呼道:“陛下!切不可如此意气用事!”
“关宁前线战事吃紧,奴婢哪怕是砸锅卖铁,也会凑齐前线所需!”
“若是陛下仍旧信不过那前线孙阁老、袁崇焕的话,奴婢举荐,让通政司袁大人,再赴前线,定可配合袁督师,一举平辽!”
“陛下,万不可以身犯险啊!”
看着面前太监这幅模样,朱由校摇了摇头,低声道:“魏伴伴,朕很清楚前线危机,但是朕知道,此役,建奴大军压境,不日将克锦州大部。”
“你之前让朕派出去的高第,如今想必已经接手了孙阁老的兵权,他会将所有的守军,撤回关中,徒留一个袁崇焕死守宁远城。”
“朕,不能让大明的战士们心寒,朕,同样不能让大明的山河,再次被建奴铁蹄蹂躏!”
“朕之所以答应,让你派出高第去取代孙承宗,是朕,为亲征做的准备。”
“魏伴伴,不会怪朕,要杀了你的心腹,壮大军声威吧?”
(点击下方免费阅读)
关注小编,每天有推荐,量大不愁书荒,品质也有保障, 如果大家有想要分享的好书,也可以在评论给我们留言,让我们共享好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