韵达快递乱象调查:网点倒闭包裹堆积,消费者维权无门

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糟心事:眼巴巴等着快递,结果左等右等就是没影儿,查物流还显示“派送中”好几天?最近韵达快递的新闻可是闹得沸沸扬扬,网点关门、老板跑路、快递堆成山,咱普通老百姓的包裹到底咋回事啊?今天就带你扒一扒这背后的故事,保准让你看完直呼“太离谱”!

我有个朋友小李,江苏人,前阵子网购了点急用的东西,结果用了韵达,愣是等了半个月都没动静。去查才发现,网点直接关门大吉,包裹堆在仓库里没人管。小李气得直跳脚,网上投诉了十几次,最后还拉了个群,和其他受害者一块儿向相关部门反映。

这事儿可不是个例,2024年上半年,类似的情况在江苏、广西南宁、桂林等地频频上演。南宁的唐姐更是火大,她的八个包裹卡了十几天,跑去网点一看,门上贴着封条,里头空空荡荡。她不甘心,9月份还联合其他人搞了个小规模维权,找媒体曝光,逼得当地部门不得不出面调查。你说这快递,咋就成了“慢递”甚至“没递”呢?

说实话,我看这事儿挺让人窝火,但也得说句公道话,消费者急归急,网点老板和快递小哥也未必好过。快递堆成山,背后是整个链条都快断了。

你以为网点老板是“大老板”?错!他们才是最苦逼的一群人。成都一个开了三年韵达网点的哥们儿,2023年8月直接关门,亏了25万,积压了5000件快递没人送。他跟人诉苦,说总部运费压得太低,派件压力又大,连员工工资都发不起,最后只能一拍两散走人。这事儿跟另一个老张的故事如出一辙,老张开了两年网点,亏了35万,罚款多得跟割韭菜似的,干到最后连烟钱都抽不起了,只好把店转手,坐在门口叹气。

再看看杭州的一个老板,2021年刚加盟时,满怀希望投了50万,心想着快递行业“钱途无量”。结果呢?总部硬塞来几个亏损的分部让他接盘,每个月还得借10万块撑着工资,简直是“哑巴吃黄连,有苦说不出”。现在网上转让网点的帖子一大堆,价格从十几万到上百万都有,可惜没人敢接,谁接谁就是“接盘侠”啊!

我咋看这事儿呢?网点老板确实可怜,被夹在总部和消费者中间,里外不是人。但话说回来,加盟前也得擦亮眼,风险咋就不想想呢?咱只能说,制度有问题,苦的还是最底层。

快递咋没人送?小哥们都跑光了!为啥跑?说白了,钱少活多还挨罚。送一单赚的钱连瓶矿泉水都买不起,放个快递柜还得倒贴钱,投诉、丢件、超时,啥都能罚你几千块。不少小哥吐槽,干一个月还不如去快餐店打工赚得多,干脆拎包走人。这可不是瞎说,根据2023年行业数据,快递员流失率在部分地区高达30%,韵达更是重灾区。总部为了省钱,运费一压再压,成本却没降,油钱、房租啥的还涨得飞快,最后苦的还是最底层的兄弟们。

再往上看看,韵达总部又是啥情况?2023年下半年,他们大老板聂腾云在股东会上信誓旦旦,说要靠“数字化”省钱,结果咋样?网点关得更多,服务更差,包裹丢得更多。总部倒是省了点成本,可基层咋办?高管年薪照拿不误,听说聂腾云夫妇一年能拿几百万,可下面的网点老板和消费者却在哭天喊地。

根据最新数据,2023年韵达的单票收入只有不到2块钱,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,毛利低得可怜,成本却高得吓人。专家也说了,快递行业靠价格战抢市场,短期能冲量,长期就是“杀敌一千自损八百”,韵达就是活生生的例子。

我个人觉得吧,头部的决策真得想想咋平衡,别光顾着自己兜里鼓,下面人吃不上饭咋行?当然,市场竞争激烈,降价也不是没理由,咱只能说这路子不好走。

最后受伤最深的,还是咱普通人。黑猫投诉平台上,韵达的投诉量已经破了十万条,啥“十几天不送”“丢件不赔”“客服像机器人”全是槽点。我那朋友小李,丢的东西价值好几千,投诉到最后也没个结果。更有专家研究指出,2023年快递行业的消费者满意度调查中,韵达排名垫底,服务质量和时效性被吐槽最多。南宁的唐姐那次维权,虽然引起了点关注,但包裹还是没影儿,急用的东西只能重新买,损失谁来补?

说句掏心窝子的话,咱老百姓就想图个方便,快递咋就这么难呢?丢件、延误、没人管,信任都快崩没了。现在有些人下单直接备注“别用韵达”,这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?

说了这么多,问题摆在这儿,咱也不能光抱怨不是?给点小建议吧:第一,消费者挑快递时多留个心眼,选口碑好的,哪怕多花几块钱也值;第二,韵达内部得改改制度,别老压榨基层,运费得合理点,罚款也得有个度;第三,监管部门也得加把劲儿,查查那些不靠谱的网点,别等消费者维权才后知后觉。至于影响嘛,这事儿不解决,不光韵达一家的名声臭了,整个快递行业的信任都得打折扣,咱老百姓以后网购还敢不敢下单啊?

哎,快递这点小事,咋就成了大麻烦?你的包裹,还在路上吗?

(免责声明)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