★ 越南的苦难,像一场没有终点的长跑
其实,那个1975年4月份,西贡的枪声终于慢慢歇了,但越南人面对的困境
比战火还要压得人喘不过气来
想象一下,大片大片的田地上,那个时候几乎见不到挥锄头的壮年男人,都是些满脸皱纹的老妇人带着孩子在田里忙活,青年工厂里也没有几个开着机床的工人,工厂门口满是废墟
少了几乎所有的青春气息
村庄里更是凄凉,寡妇和孩童们成了常态,像一幅被战火撕裂的老照片
★ 三十年的血与泪,人口的惨不忍睹
你想想,整整三十年的战争
那场战争,像一只贼一样
从背后偷偷掏走了越南的青壮年
根据战后统计,那些在18到45岁之间的男人,死了大约72%,光正规军就牺牲了110万,再加上那些参加民兵、普通百姓
死亡人数竟然超过了800万
那会儿,越南的人口本身才四百三十多万,结果到1975年,女性们占了大半,比例高达58%,在湄公河三角洲农村
以至于超过了65%,有些村子里,15到40岁的女孩,竟然是男人的三倍还多
真是就是“女多男少”的极端版本
★ 社会的倒退,经济的崩溃
其实,那种人口失衡的后果
农村的稻田都荒废了,长满了杂草,农作物产值只剩以前的三成,工厂也变成了废墟,就算还剩几台机器
河内郊区那个拖拉机厂,战后那点能用的机器,少得可怜,操作的人更少
可能就三个老头在里面打发时间
秋收的时候,很多村子都因为没劳动力,粮食烂在地里,妇女和孩子们拼命抢收
这帮领导一看,心里清楚,要是没有劳动力
★ “要孩子,先得吃饱”——政策的疯狂
当时的官方宣传很厉害,大家都说:“战争夺走了我们的男人
”政府就弄了个“人口恢复”的大动作,目标就是“让摇篮里有孩子”
可你知道,这一切没那么简单
背后其实藏着不少的强制和压力
1976年,越南国会通过了个叫《人口发展法》的法律
这一下子把生育提到国家“战略”的高度
法律上规定,所有公民都得有生育的义务,很是是女性
要“积极为国家的人口增长做贡献”
奖励也很给力,生个孩子能领20公斤大米,第二个就40公斤,第三个之后,每月还能多领5公斤
对那些缺粮的家庭来说,这真是像是“多一口人
还不止,家庭生三个以上孩子,还可以免交农业税,孩子读书不用交学费
以至于还能优先分到宅基地
村里还搞“光荣榜”,把生得多的家庭名字用红漆写得醒目,逢年过节,干部还会送红糖、布料
像是在表彰“模范家庭”
★ 压力大到像一座大山,女人成了“生产工具”
可你知道
这些奖励其实都掩盖不了那压得人喘不过气的压力
工厂里的女工,结婚两年没生娃,会被调到最累的岗位
以至于连升职、评先进都没有份
河内那家纺织厂的女工还记得,车间主任每个月都找没生孩子的女工谈话
嘴里还说:“要以国家为重
”农村更狠,家家户户都有人拿着“人口任务表”,挨家挨户催促,谁家媳妇超过18岁还没怀孕,天天有人上门催
那时候,早婚早育成了个不成文的规矩,法律上说女生可以16岁结婚,但说实话
很多地方都以14岁、以至于更早为“最低标准”
你想想,那些女孩大多没文化,父母就觉得“早点嫁人
早点生娃”才是天经地义的事
像安江省那个阮氏莲,才13岁就嫁给了退伍兵,自己还没站稳脚跟
★ 女性的枷锁,像铁链一样紧
政府到处宣传“多生多育”,大喇叭天天播“英雄母亲”的事迹,照片贴满街头巷尾
山歌里还唱着那些孕育英雄的妇女事迹
那种氛围,让很多女性心里都觉得,生娃不是自己能决定的事情
而是一份“国家的任务”
在这种压力下,男人们也开始接受了多妻制,虽然《婚姻法》规定“只能一夫一妻”,但1977年的最高法院司法解释里说了,为了“解决人口麻烦”,男的可以和多个女人一起生活
农村里,这种事情更普遍,男人只要有能力养活几个家庭,娶两个、三个老婆
“主妻”住正屋,“副妻”住偏房,孩子们在一块养着
女人们在这种家庭里,很可怜,大多是贫穷妇女或寡妇,连自己的财产权都没有,土地都不能继承
靠男人偶尔给的粮食活着
有的“副妻”白天干活,晚上还要带娃、纺线,心里那个苦
★ 生育频率,像无休止的催命符
更让女人们难受的是“强制生育”的节奏
偏远地方的村干部会给妇女建“生育档案”,详细记着月经、怀孕的时间
生完娃不到一年又要“提醒”她们再怀孕
现代医学都知道,女人生完孩子后,身体还要有18个月的恢复期,可当时没人管这些
很多妇女就这样,生了五六个孩子,身体都垮了
腰疼得像50岁的老太太
1980到1985年,妇女子宫脱垂就诊比例飙升了47%
大部分都是那些生过三个以上娃的妇女
有的二十多岁的姑娘,生了五六个娃,腰都弯了,像个老妪,但只要还能生
★ 数字背后的沉重代价
说实话,这一套人口政策,虽然在数字上确实“有效果”——1975到1985年
人口从4300万暴涨到6200万,增长了44%,女性平均生育率达到5.3,可背后那些伤痛
粮食短缺得厉害,很多家庭连基本的米都吃不上,像安江那户,六个娃,两个连吃奶的都没有,早夭了;医疗条件差,产妇靠“接生婆”,剪刀都不消毒,感染频繁,死胎、死娃的事比比皆是;教育也几乎停滞
孩子们在挤满人的教室里上学,辍学状况很普遍,女孩们早早就得回家带娃
那些“英雄母亲”们,很多都晚景凄凉,生多了,身体垮了,得了许多慢性病,像那河内的“英雄母亲”,到2000年都瘫痪在床,孩子们都跑出去打工
★ 反思,留给后人最深的教训
这会儿,越南的总人口已经破亿,成为东南亚第三大国,经济飞快发展,但那段苦难的历史,依然像烙印一样
女人的地位,虽然比以前强了不少
根据2023年的数据,越南女性每天要做家务超过4个小时,是男人的五倍
还比他们工资低了差不多18%
社会的观念还很根深蒂固,很多家庭还是觉得“女人只该多生孩子”
导致家庭暴力、歧视麻烦屡见不鲜
越南也是东南亚被拐卖妇女最多的国家之一,上千女性被卖到国外,贫困和低地位
才是催生这些悲剧的根源
说到底,这段历史留给咱们的教训就是——一个国家的强大,不在于人口数字的多寡
而在于对每个个体的尊重和关心
那些被“政策”牺牲的女性,她们的故事
只有真正理解到,尊重个体、呵护生命
才能让国家走得更远更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