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本智和遭国乒前辈怒怼:换了日本籍,就别再打感情牌!
WTT横滨冠军赛男单八强战,日本选手张本智和以4-2击败中国小将向鹏,赛后却将矛头指向了中国男乒教练王皓。他公开抱怨称,每次自己赢下中国选手时,对方教练都态度冷淡,甚至不愿正眼看他。
这番言论迅速引爆舆论,前国乒主力刘丁硕直接开火,毫不留情地痛批张本智和“忘本”。
刘丁硕的回应堪称火药味十足,他质问张本智和是不是“飘了”,认为其既然选择了代表日本出战,就早该认清自己的立场。
“当年他拿起那本护照的时候,就已经和中国没关系了,现在又来谈尊重?”刘丁硕的言辞犀利,直指张本智和的身份问题。
他直接拆穿了张本智和的“双标”行为,赢球时要求别人笑脸相迎,自己却慢悠悠庆祝,耽误握手时间。
王皓被指控“冷暴力”,但刘丁硕还原了现场细节:教练明明提前伸手等待,是张本智和沉浸在胜利中磨蹭,反倒怪别人不尊重?
“赢了比赛就以为能赢得人心?太天真了!”刘丁硕的这句话,彻底否定了张本智和试图通过赛场表现换取认同的期待。
事实上,这已不是张本智和第一次因“身份问题”陷入争议。早在2014年,年仅11岁的他放弃中国籍加入日本队时,就曾引发巨大讨论。
当时他的父亲张宇解释,这是为了孩子更好的发展机会,但许多中国球迷至今难以接受。
每次张本智和对阵中国选手,无论输赢,场外话题总是绕不开“叛徒”“忘本”等字眼。
2022年成都世乒赛,他率领日本队爆冷击败中国队后,现场观众甚至报以嘘声,而张本智和却激动落泪,称“想证明自己”。
这种矛盾心理,恰恰反映了他的尴尬处境,既想以日本选手身份赢得荣耀,又希望得到中国球迷的认可。
刘丁硕的炮轰,无疑撕破了这层窗户纸:既然选择了另一条路,就别指望还能被当作“自己人”。
有网友翻出旧账,指出张本智和早年采访时曾称“最想代表中国比赛”,如今却成了日本队的王牌。
这种“反复横跳”的态度,正是刘丁硕痛批的“今天说朋友,明天变说法”的典型表现。
张本智和在日本的境遇也并非一帆风顺。尽管成绩出色,但部分日本民众仍视他为“归化工具人”。
2023年日本全国锦标赛,他爆冷输给无名小将后,日媒甚至用“中国出身选手的局限性”来评价他。
里外不是人,这或许就是张本智和目前最真实的写照。
回到握手风波,有现场观众爆料称,王皓当时确实先伸手,但张本智和先是振臂高呼,又绕场半圈才慢吞吞走过来。
职业乒乓球比赛中,选手庆祝过度耽误赛后礼仪的情况并不少见,但鲜少有人像张本智和这样反过来指责对方。
前国手郭焱在直播中直言:“竞技体育的尊重是相互的,你自己都不遵守基本礼仪,凭什么要求别人?”
张本智和唯独提到输给王楚钦时王皓主动握手,却被网友解读为“只有你输球才配得到好脸色”。
这种逻辑,恰恰暴露了他对“尊重”的理解偏差,似乎只有中国选手低头认输,才算真正认可他。
社交媒体上,相关话题的讨论两极分化。部分人认为刘丁硕“话糙理不糙”,既然选择了立场,就别再奢望两边讨好。
但也有声音认为,体育无关政治,张本智和作为运动员,有权要求公平对待。
不过,这种观点很快遭到反驳:“如果他代表的是其他国家,谁会纠结他的华裔身份?问题就在于他总想打‘中国牌’。”
事实上,国际体坛归化选手众多,但像张本智和这样频繁因“出身问题”陷入舆论漩涡的实属罕见。
归根结底,是他自己始终无法彻底切割与中国的情感联系,却又享受不了任何一方的完全接纳。
刘丁硕那句“你算哪根葱?”虽然粗俗,却道出了一个残酷现实:在国乒体系眼中,张本智和早已是“外人”。
有资深体育评论员指出,中国乒乓球界对“叛将”历来态度强硬,从何智丽到张本智和,无一例外。
“你可以追求个人发展,但别指望背叛后还能被笑脸相迎。”这条高赞评论,或许代表了大多数中国球迷的态度。
值得一提的是,张本智和的妹妹张本美和如今也在日本队崭露头角,未来兄妹俩与中国队的交锋势必引发更多话题。
但刘丁硕的这次开炮,已经给所有试图“脚踏两条船”的归化选手敲响警钟:选择即代价,别妄想左右逢源。
比赛可以赢,掌声可以有,但有些东西,丢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