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,太原迎泽区多了个新街道——双塔街道。这名字听着熟吧?就是冲着那两座站了六百年的古塔来的。以前归郝庄镇管的13个社区、8个村集体,加上桥东街道划过来的3个社区,现在全归双塔街道管了。新的行政区代码也挂上了:140106007。这下,“双塔”不只是条路名,真成了一个正经八百的街道名。
太原530万人心里都揣着点期待:借这股劲儿,能不能把双塔这片搞成文旅新亮点?
说起这双塔,得从明朝万历年间讲起。那会儿有个叫傅霖的太原人,住在傅家巷,觉得城东南地势低,文气上不来,就带头捐钱修了座文峰塔。他那份心意,连血书都刻在塔尖上了,听着就让人动容。晋商做事,就是实在。
九年之后,五台山来了位69岁的高僧妙峰法师。他扩建寺院,花了四年建起第二座塔——宣文塔,还给这地方取名叫“永祚”,意思是希望香火不断,代代相传。这名字出自《诗经》,“永锡祚胤”,说的就是绵延不绝的意思。
这两座砖塔可不简单。宣文塔是中国现存最高的砖结构塔,塔身上全是“阿弥陀佛”的砖刻字,塔顶是铜铁合铸的。1949年打仗时挨过炮弹,愣是没倒,到现在还稳稳立着。
文峰塔就没那么幸运了。常年西北风吹着,塔身慢慢歪了。最歪的时候差3米,看着都吓人。1995年,专家曹时中带队抢救,用“掏土纠偏”的土办法,在塔基周围打了九口井,一点点掏土,硬是把塔扶正了大半。现在歪不到1米,也算奇迹了。
更绝的是寺里的大雄宝殿和三圣阁。整座建筑全是砖砌的,没用一根木头、一颗钉子。三十多个砖券拼成穹顶,看着像木头做的,其实是砖仿木结构。建筑大师梁思成来看过,直夸这是中国佛教建筑里的创新。
明清交替那会儿,思想家傅山也在这一带活动过。他写字讲究“宁拙毋巧”,笔锋厚重,跟双塔那种沉稳的气质特别搭。到了民国,这儿成了“太原八景”之一,叫“双塔凌霄”,名气不小。
七八十年代,小学生常去双塔烈士陵园扫墓。清晨塔檐下的风铃叮当响,成了很多人童年记忆里的背景音。
如今永祚寺扩成了双塔公园,人气是有了,但问题也不少。地铁1号线双塔站A口是通了,可走到公园还得走7分钟。55路、816支路公交改到了地铁口,站牌上却写着“双塔站”,压根没提“双塔公园”,外地人根本找不到。本地人也常走错。
南门对着环东街,路宽车多,偏偏没公交站。北门停车场乱七八糟,游客只能把车停路边,结果老被举报。园子里摆着自动售卖机,扫码却不出货,渴了只能往北边的服装城跑。
健身步道的路灯也是半明半暗,晚上散步像摸黑过河。能坐的长椅没几个,夏天想躲个阴凉都难。说好的商业配套一直没动静,连个像样的小吃摊都没有。跟晋祠比,差得太远。
大家最盼的,就是打通双塔寺街的断头路,在东南边开个门直通地铁。再加点健身器材,让老人孩子都能玩得舒服。这些愿望其实很简单:老地标要保护,也得让老百姓用得上、走得顺。
住在周边的人感受不一样。老一辈记得以前公交车能直接开到山门口,现在得爬坡绕路,腿脚不便的真吃力。年轻人倒是想搞点热闹,盼着“双塔不夜城”能火起来,可眼下仿古建筑冷冷清清,连灯都不常亮。
为啥搞不起来?一是地形太陡,走路都费劲,大型活动根本没法办;二是规划跟不上,配套迟迟落不了地。
不过好消息来了。2025年城市建设清单里,张家巷要从双塔南路修到东中环,把地铁1号线南十方站附近的断头路打通。白云小区、橄榄季这些居民以后走路就能到地铁站。
还有个“双塔文旅专线巴士”正在规划,要把晋祠、太原古县城、双塔公园串成一条线。PARK1991奥特莱斯和爱琴海购物中心也在建,说不定以后能玩出“上午看塔,下午逛奥莱”的新花样,吃喝玩乐全搞定。
看看晋祠就知道差距在哪了。观光1路直达景区门口,804路公交还搞了“唐风晋韵”主题线,司机一边开车一边讲历史,一年接待一百多万人次。节假日人再多,新镇枢纽站的厕所、饮水、急救点都安排得明明白白。这才是成熟景区该有的样子。
双塔街道成立后,正好可以学这套:交通、文化、服务一起抓。
按计划,南边要建一条文化步行街,摆上非遗手作、老字号小吃;北边搞个“太原超体”,建VR文旅馆,用空中连廊把三个商场连起来,跟双塔公园联动。白天逛展,晚上看灯,全天都能玩。
只要把这些落实了,地铁口加上清晰指示牌,公交站名写清楚,园内设施跟上,大家来玩就不会再“找不着北”。
其实双塔的价值,远不止两座塔。寺里有七株明朝老牡丹,每年四月花开满园,香飘十里。宝贤堂里藏着《宝贤堂集古法帖》,从晋唐到明清,十几代书法名家的真迹都在这儿。这些宝贝,完全可以用更生动的方式讲给年轻人听。
街道升级不能只是换个牌子。得真干事,比如开个东南门,规范停车场,让老人走得动,孩子玩得开,游客留得住。让这些老祖宗留下的东西,真正活在当下。
现在双塔街道管着东太堡、西太堡等三十多个社区,景区和居民区终于能统一规划了。以后有了专业管理团队,健身器材坏了有人修,路灯不亮马上换,商业铺子也能招来靠谱商家。所谓“提升形象”,才不是空话。
最后:
这事儿让我想到,一个城市的老地标,不该只是照片里的风景。它得有人气,有温度,能走进普通人的日子。双塔六百年没倒,靠的不只是砖石结实,更是几代人的守护。现在换了新街道,别光想着挂牌子、喊口号。真正该做的,是低头看看脚下的路通不通,抬头看看路灯亮不亮。把小事一件件做好,老城才能真正焕新。我们敬重历史,不是为了把它供起来,而是为了让它继续活着,陪着我们过日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