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高校排名迎来新一轮调整:成理第7,绵师第21,西昌学院第29

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名(四川)最新发布,再次印证了四川作为西部高等教育高地的地位。四川大学、电子科技大学、西南交通大学稳居前三,分别以综合实力、理工优势和交通特色保持领先。西南财经大学凭借财经学科优势位列第四,西南石油大学、四川农业大学等特色院校紧随其后。此次排名中,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效应显著,成都占据榜单半壁江山,而绵阳、南充等城市的高校也展现强劲上升势头,呈现出多极协同发展的新格局。

成都理工大学:资源开发王牌跃居第七

成都理工大学以理工科见长的优势进一步巩固,首次闯入省内前七强,全国排名攀升至第127位。作为我国地球科学领域的"黄埔军校",该校在页岩气勘探、地质灾害预警等领域持续突破,近年来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2项。依托"双一流"学科建设,成理建成全球首个深地科学研究中心,其矿物学、工程地质等学科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%。与紫坪铺水库、川藏铁路等重大工程的深度合作,使其应用型研究成果转化率达到63%,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"科技引擎"。

绵阳师范学院:师范新锐挺进二十强

绵阳师范学院实现跨越式发展,从去年第25位跃升至第21名,跻身全国师范类院校前400强。在"新师范"改革浪潮中,该校首创"AI+教育"培养模式,建成西部首个智能教育产业学院。作为中国科技城唯一师范院校,其科教融合特色鲜明:联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开设核科普教育课程,与长虹集团共建教育技术实验室,毕业生在智慧教育装备研发领域的就业率提升37%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依托汶川地震心理援助经验,创建了独具特色的创伤干预课程体系,培养的基层心理教师覆盖全省87%的县域中小学。

西昌学院:攀西高教先锋进位显著

地处凉山州的西昌学院排名提升至第29位,创下建校以来最好成绩。作为四川最南端的高校,其"立足彝区、服务三农"的定位愈发清晰。该校建成全国首个高原特色农业大数据中心,选育的"凉山马铃薯"系列品种推广面积超百万亩。依托卫星发射基地区位优势,航天育种实验室培育的太空油菜亩产突破300公斤。更开创性地将彝族文化研究纳入学科体系,"彝汉双语教育"项目培养的教师成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中坚力量。今年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达69%,为凉山乡村振兴输送了大量"留得住、用得上"的专业人才。

从榜单整体趋势看,四川高校呈现"双核引领、多点开花"的新态势。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依托气象大数据国家实验室挺进前13,西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3‰,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保持民航领域绝对优势。值得关注的是,宜宾学院、攀枝花学院等应用型高校排名持续上升,反映出地方院校特色化转型成效显著。可以预见,随着成渝科创走廊建设的推进,四川高校群将在区域协调发展中扮演更重要的创新角色,为西部崛起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