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工资要留意!这4类人下月收入暗涨,很多人还不知道

看到工资卡上多出几百甚至上千元,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? 财务发错了? 还是公司给的特殊奖励? 别急着惊喜,这可能是你应得的“九月收入暗涨”!

今年九月,一波收入调整悄然来袭,从上班族到退休人员,多类人群的钱包都将发生改变。 这些变化背后,是多项政策的集中发力。

对于“上有老下有小”的上班族来说,九月是个值得期待的月份。 三项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提高了,接意味着缴纳的个税减少,到手的工资增加。

具体来看,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扣除标准从每孩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,子女教育也从1000元上涨到2000元。 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标准从每月2000元提升到3000元。

如果一个纳税人需要赡养老人和抚养两个孩子,那么这三项标准一共提高了3000元,每月个税至少减少90元。 据财政部测算,年收入20万元的纳税人减税幅度高达54%。

七月到九月,对于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劳动者来说,是一年中额外的收入补偿期。 湖南省明确规定,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℃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的,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。

标准为不低于300元/人/月,发放时间为7、8、9三个月。 而且这笔钱必须以法定货币形式发放,不能用清凉饮料或防暑降温用品替代。

上海同样执行300元/月的标准,发放时间更长,覆盖6月至9月四个月。 只要工作环境符合规定(露天或室内温度≥33℃),劳动者就有权获得当月全额高温津贴。

对于今年刚退休的人员,九月起将迎来养老金的“二次核算”。这就像是“补差价”,因为上半年发的养老金是按照2022年的旧基数计算的预发养老金。

随着各地2023年最新计发基数的公布,这些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将重新核算并补发差额。 由于社会平均工资每年上涨,重新核定后的养老金也会“上涨”。

比如今年3月退休的张大爷,上半年每月领3200元,二次核算后实际养老金应该是3300元,那么从3月到8月的差额600元会在9月一次性到账,之后每月按3300元发放。

九月起,领取城乡居民养老金的群体也将受益。 新疆克拉玛依市已经明确宣布,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,由每人每月385元提高至410元,增加了25元。

陕西近日也重申,本省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119.5元提高到了129.5元。江苏等地区已经连续十多年提高居民基础养老金,今年也大概率会提高。

甘肃天水秦州区的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上涨到135元,提高了12元。 这些地区都确保增加的养老金于9月份足额发放至待遇领取人员手中。

不少地区在九月前后调整社保缴费基数,这直接影响到打工族的工资条。 社保基数随着上年度社平工资上涨而调整,广东2025年的调整就是因为2024年社平工资增长了约5%-8%。

社保基数上调,个人缴纳的养老、医疗、失业金会变多(比如养老个人缴8%,基数涨1000,每月多扣80),到手工资可能少几十到几百元。 低收入群体特别是月收入接近或低于社保基数下限的,会感到明显的缴费压力。

从中长期看,社保基数上涨也意味着潜在福利提升。 医保报销上限可能随之提高,未来养老金计算基础也会高。

2025年教师工资调整中,有四类教师收入增长明显。 在深山讲台的“守灯人”,如云南李老师在怒江傈僳族乡小任教8年,新规下每月多领1260元,包括山区补贴涨至1200元/月和绩效工资上浮30%。

班主任津贴也大幅提升。 太原王老师当了15年班主任,以前每月多拿200元“辛苦费”,2025年起,她的津贴升至1500元/月,延时服务另计60元/小时。

教龄满35年的“老黄牛”教师免试晋升高级职称,教龄津贴翻倍(900-1500元),医疗报销95%。 副高以上的“学科领头羊”工资也有显著跃升,如山东刘老师评上副高后工资从5400元跃至9200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