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诗栋失冠后,樊振东却上了热搜!这月国乒男单连丢俩大赛冠军

林诗栋输掉决赛的那一刻,微博热搜榜首赫然挂着七个字:“樊振东 定海神针”。 一个没参赛的运动员,名字却压过了所有正在赛场拼杀的人。 这已经是一个月内国乒丢掉的第二个大赛男单冠军。

八月底的瑞典,乒乓球圈炸开了锅。 WTT大满贯决赛打满七局,林诗栋和东道主莫雷加德杀得昏天黑地。 决胜局打到10平之后,现场不少中国球迷已经捂住眼睛不敢看。 最后一个反手拧拉出界,比分定格在11-13,年轻人弯腰撑着膝盖,毛巾盖住了头。

但互联网的记忆只有七秒。 赛后半小时,樊振东德甲首秀的话题阅读量飙到2.7亿,讨论量超过林诗栋决赛的十倍。 有网友甩出数据:樊振东去年外战胜率97.3%,而今年国乒男队主力平均外战胜率跌到81%。

半决赛那天本来满是希望。 林诗栋对法国名将西蒙·高茨,1-3落后时多少人已经准备关直播,谁知这孩子连扳三局上演大逆转。 赛后瞬间涌出上千条“樊振东式胜利”的留言,四个月前巴黎奥运会上,樊振东正是这样逆转张本智和的。

可冠军没了,称赞就成了捧杀。 决赛失利后,同一位博主发的技术分析帖下,热评第一写着:“当初吹他小樊振东的,现在打脸吗? ”

这不是孤例。 七月份的横滨冠军赛,世界排名第一的王楚钦在决赛遭遇张本智和。 2-4的比分让很多人难以置信,毕竟三个月前的澳门世界杯,王楚钦刚以4-0横扫过同一个对手。 那场球输得憋屈,第二局手握6个局点没拿下来,赛后连央视都用“崩盘”形容。

日本媒体倒是欢欣鼓舞,《日刊体育》头版标题:“张本打破中国壁垒”。

国乒男队到底怎么了? 翻开瑞典站成绩单更触目惊心:六人参赛,首轮就折了四个。 梁靖崑输给世界排名103位的葡萄牙选手,林高远不敌德国三号主力,连从资格赛打上来的周启豪都没能闯过正赛第一关。 十六强里只剩林诗栋一根独苗,这种情景已经十年没见过。

球迷论坛里有人翻出老数据:马龙和樊振东同时缺席的七站比赛里,男单冠军丢了五个。 而今年之前,国乒男队上次连续两站无缘决赛还要追溯到2005年。

压力全砸在年轻人身上。 林诗栋赛后没找理由:“决胜局几个机会球没把握住,怨我自己。 ”他手机里存着去年樊振东教他处理关键球的聊天记录,但真站在决赛舞台,那些理论都成了沉重的包袱。

莫雷加德赢球后跪地嘶吼,看台上的瑞典观众扔下国旗与他相拥。 这个欧洲冠军赛后说:“我知道中国选手压力有多大,他们输球会被网暴。 ”

这话戳中了痛处。 林诗栋的微博底下,最高赞的鼓励有1.2万,但往下翻几条就是恶语:“关系户”、“扶不起的阿斗”。 同样在八月,陈芋汐跳水夺冠后收到纸条“你裁判爹真努力”,王楚钦横滨输球后被人寄丧服。

饭圈文化正在反噬竞技体育。 樊振东去年关闭微博工作室账号时说过:“真正值得关注的永远是球场。 ”但如今球场内外早已界限模糊。

商业数据也在亮红灯。 某运动品牌原定与国乒续约三年,最近突然改为一年短约。 内部流出的评估报告显示:运动员商业价值波动率同比上升40%,备注栏写着“粉丝互撕风险系数过高”。

不是没有好消息。 樊振东8月27日出现在德国萨尔布吕肯俱乐部的发布会,现场有球迷举着“东哥德甲冲冠”的手幅。 他穿着蓝白色队服笑得轻松,与国内硝烟弥漫的舆论场像是两个世界。

俱乐部经理透露:“樊的加盟让我们的球票销量创下十年纪录。 ”他的首秀被安排在8月31日对阵贝格诺伊施塔特,德甲官网特意加了中文解说频道。

但国内战局依然吃紧。 九月份的澳门冠军赛和中国大满贯接踵而至,男队教练组紧急从二队调来三名小将陪练。 训练馆墙上新贴了标语:“每一分都是生死战”。

王楚钦在横滨输球后加练到凌晨,被场馆保安催着离开;林诗栋回国第二天就出现在训练馆,对着发球机狂练反手拧拉。 他们的手机都放在储物柜里,队里新规,训练期间禁止接触社交媒体。

横滨失利那晚,有记者问王楚钦想对球迷说什么。 他沉默半晌说:“输球不行,赢球好像也没那么行。 ”这话当天就被做成短视频,播放量破千万。

瑞典决赛后,央视解说员说了段耐人寻味的话:“我们可能正在经历国乒最漫长的秋天。 但别忘了,现在的日本一哥张本智和,瑞典新王莫雷加德,我们的林诗栋才,这些年轻人的战争,刚刚开始。 ”

#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