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邓手下5大虎将:一位正国级,三位副国级,还有一位国防部长

在那烽火连天、英雄辈出的年代,解放军四大野战军犹如四股狂飙,席卷华夏大地。

论及战斗力之强悍,东北野战军当仁不让,其军事肌肉之壮硕,犹如铜墙铁壁,令人叹为观止。

但若论智谋深远、人才济济,中原野战军则堪称翘楚,其麾下人才如繁星点点,熠熠生辉,犹如银河落九天,令人眼花缭乱。

刘帅与邓公两位智者携手,运筹帷幄之中,决胜千里之外,麾下将领如云,有三个做到了副国级职位,一个升至正国级,还有一位更是当上了国防部长。

到底是哪五位勇猛的虎将呢?他们各自都拥有哪些非凡的技能和本事?

首先登场的是“身经百战老将军,智勇双全李德生”。他出生在河南新县的一个穷困农家,天生带有庄稼人的那份憨厚和朴实,从小就知道辛苦干活,特别踏实可靠。

他从6岁起在地主家干苦活,受尽了欺凌和磨难,生活虽苦,但他从未失去努力向前的信念。

当革命热潮吹到他的家乡,他果断摆脱了旧社会的束缚,投身到了革命的队伍里。

这位老将曾是红四方面军的铁骨铮铮之士,于鄂豫皖苏区7载春秋,历经风霜雨雪,大小战役无数,战功赫赫。

抗战烽火起,他随刘帅南征北战,李德生常常说,他的战术思路是跟刘伯承元帅学习时慢慢建立起来的,刘帅也不止一次地重用他。

解放战争时,他参与了上党战役和兰封战役,每次都是冲在最前面,给大部队开路打头阵。

挺进大别山之时,他更是身先士卒,仅凭几万人的队伍就成功挡住了敌人30万大军的进攻,这为我们的主力部队顺利转移赢得了宝贵时间。

战后,他进南京军事学院深造,学识与武艺并进,55年授衔少将。

60年代风云变幻,他深得周总理与毛主席器重,历任要职,权倾一时,更是成为了中央政治局常委,与邓公并肩作战,推动解放军改革,使之迈向现代化。

1990年,李德生离开部队,过上疗养生活,2011年他因病去世。

接下来是“拼命三郎杨勇将,身先士卒气如虹”。他在湖南浏阳出生,他爸爸是清朝时期很有名的形意拳高手。因为他爸爸的熏陶,他从小就已经练就了一身武艺。

此人在中野素有“拼命三郎”之称,跟随刘帅南征北战,历经凶险,毫无惧色。

抗日战争一爆发,他就接受了紧急任务,悄悄深入敌后,直接在鲁西地区建立起了抗日根据地。

解放战争一开打,他就被提拔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纵队的司令员,归刘伯承领导。

淮海大战,他亲临前线,鼓舞士气,与士兵同甘共苦,官兵们见状,士气大振,奋勇杀敌,一口气消灭了敌军的一个整编师。

建国后,他镇守贵州,剿匪安民,保一方平安,深得民心。

70年代,他升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,兼军委常委,更是参与指挥了对越自卫反击战,智勇双全,功勋卓著。

可惜天妒英才,1983年,这位勇将因病离世,令人扼腕叹息。

第三位则是“西南铁汉陈锡联,骁勇善战无人敌”。他出生在湖北,家里很穷,战乱不断,常常没收成,所以他从小到大都难得吃饱。此人历经百战,意志如铁,深受官兵爱戴。

抗战爆发后,他直接升任了129师385旅769团的团长。

解放战争后期,他奉刘帅之命,挥师西南,成渝之战,一战成名,歼灭宋希濂部,解放重庆、成都,战功显赫,用咱们不太好的装备,打败了人家一个装备精良的机械化旅,真是打出了威风。

建国后,他出任重庆市委书记,主持战后重建,使重庆焕发出勃勃生机。

1959年,他调任沈阳军区司令员,面对中苏交恶的严峻形势,他沉着冷静,日夜备战,修筑工事,以备不时之需,运筹帷幄之中,决胜千里之外。

1973年,他入京任职,后来更是升任国务院副总理,兼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,成为政坛军界的风云人物。

1982年,为响应“干部年轻化”政策,他主动让贤,退出政坛,晚年生活平淡而宁静。

1999年,这位铁汉在北京与世长辞,享年85岁,留下一段传奇佳话。

第四位出场的是“西南守护者秦基伟,智勇双全战功高”。他是在湖北黄安县的农民家庭出生的,小时候特别活泼好动,性格也很开朗。

父母勒紧裤腰带供他去学堂,可他对书本没兴趣,就是喜欢跟隔壁的镖师傅后面学武。黄麻起义一起,他就拿起砍刀加入了农民队伍。

抗战爆发时,他就被任命为129师的独立支队司令,直接归刘伯承领导。秦基伟在刘帅的不断指导下,慢慢变成了一个成熟稳重的领导者。

1948年围攻黄维兵团,一战成名,生擒敌将黄维、杨伯涛等人,战功卓著,备受赞誉。

1952年,美军利用谈判的空档突然发起了上甘岭战役,他坚守阵地,敌人的偷袭计划一直没能实现,最终成功保住了上甘岭这个关键地方。

因为他贡献突出,升任中将军衔,并且陆续担任了昆明军区副司令和北京军区司令等职位。

1981年,他奉中央军委之命,指挥了著名的八一大演习,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。

1988年,他更是被委以重任,担任国防部部长,荣获上将军衔。为国家安全保驾护航。

1993年,他退居二线,从此远离军政决策,过上了平淡的生活。1997年,这位传奇将军因病离世,令人痛惜不已。

最后压轴的是“全能战神陈赓将,文武双全世无双”。他从革命时期起到建国,每个阶段都特别重要。他对国家的贡献特别大,真的很难用言语来衡量。

他在湖南湘乡的一个富裕家庭出生,从小就有着先进的观念。由于不愿意接受父母安排的婚姻,他果断地离开了家,走上了革命的道路。

在国共首次合作的时候,他就进入了黄埔军校学习。因为他的军事才能特别出众,所以和蒋先云、贺衷寒一起被称为“黄埔三杰”。

陈赓才华横溢,文武兼备,既能潜伏敌营当特工,又能挥戈上阵指挥作战。

在北伐战争期间,他曾在危急时刻救了老蒋一命,从此深得老蒋的信任和看重。

大革命失败后,他顶住了敌人的威胁和诱惑,坚决离开了国民党。他人缘不错,所以尽管老蒋多次抓住他,却总有人帮忙把他救出来。

抗战时期,他直接担任了129师386旅的旅长。在刘帅那里,他既是学生也是朋友。两人战场上的配合天衣无缝,私下里也因为志趣相投而成为了好朋友。

他创建太岳革命根据地,发动群众,抗击日寇,立下赫赫战功。

解放战争时期,他单独带领一个兵团,在山西、河南一带机动作战,屡建奇功,打得国民党军闻风丧胆。

刘邓挺进大别山的时候,他跟粟裕一左一右保驾护航,打掉了白崇禧的一部分兵力,确保了刘邓大军的行动顺利进行。

1949年,他随第三野战军、第四野战军南下,解放沪宁杭及闽粤地区,累积歼敌30余万,战功卓著,威震四方。

建国后,他就被授予了大将军衔,更是辗转多个关键部门任职,为国家建设与民族崛起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
然而,早年征战留下的伤痕,如同烙印般深深烙印在他的身体上,最终耗尽了他的精力。

1961年,这位全能战神在上海悄然离世,年仅58岁,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陨落,令人痛心疾首。

本文2800字,5图,喜欢请关注、赞赏、点赞、点在看、转发、评论,由衷感谢!

推荐也阅

他67年写信给毛主席请求不要打倒刘邓,毛主席巧妙应对,却无疾而终

刘邓均被打倒,毛主席为什么唯一不同意开除邓小平党籍?

他是四野头号虎将,最年轻开国上将之一,长子中将,幼子少将

三大战役在即毛主席下令枪毙一名虎将,并称:任何人不得求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