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保就交2年,工龄却算17年,每月到手2500元

工龄快17年,个人账户里就一万出头,退休金到手2573块。

第一眼看到这数,心里是不是咯噔一下?觉得亏大了?干了这么些年,最后就换来这点钱,换谁心里都得犯嘀咕。这事儿要是发到家庭群里,估计七大姑八大姨能立马炸开锅,讨论半天。

可怪就怪在,这1万多的个人账户,跟那将近17年的工龄,看着就不搭。就像你点了一大桌子菜,最后结账告诉你只要二十块钱,你第一反应不是占了便宜,而是老板是不是算错了。这里头藏着个关键的东西,叫“视同缴费年限”。整个16.17年的工龄里,有整整14年,都是这种“算你交了”的年头。

什么意思呢?就是说,这位朋友真正自己掏钱交社保的时间,只有短短的2.17年。这么一看,个人账户里只有一万一千多块,是不是就瞬间合理了?那点钱,就是这两年多真金白银交进去的本金加利息。

这笔账算起来就特别有意思了。个人账户里的11145.73元,按照60岁退休的规矩,要除以139个月来发。算下来,每个月就80块一毛九。对,你没看错,可能还不够现在一顿像样点的外卖。

看到这儿,估计有人要拍大腿了,说这不坑人吗?别急。

真正的大头,是那笔叫“过渡性养老金”的钱,一个月能有1551块!这笔钱,就是专门给那些在社保制度改革前参加工作,有“视同工龄”的老人的一种政策补偿。说白了,就是国家认可你过去的贡献,额外给你发的钱。没有这14年的“视同工龄”,这笔钱一分都拿不到。

再加上根据当地上一年度社平工资算出来的基础养老金,又有941块多。这么七七八八一加,2573.61元,就这么出来了。

所以,回头再看这2500多块,还觉得亏吗?对于一个实际只交了两年多社保的人来说,这笔钱,可以说是政策给的最大善意了。他用两年多的投入,撬动了国家对那14年工龄的承认,拿到了本该属于连续缴费者的部分权益。

当然,遗憾也是明摆着的。有人算过一笔账,要是这位朋友从一开始就老老实实交社保,哪怕按最低档,工龄累积到四十多年,退休时养老金可能奔着6500元去了。中间那段从92年到98年的社保断档,像一道鸿沟,隔开了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晚年。

社保这东西,就是年轻时用现在的钱,去赌一个未来的确定性。有的人赌赢了,有的人中途下了牌桌。但只要你还在局里,规则就在那儿,不多不少。你身边有这样的例子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