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当旅游冤种,年轻人美团上开始「拼好团」

Miranda瘫在工位上刷手机时,老板的第三封催命邮件又弹了出来。上周她刚被客户指着鼻子骂“不懂市场”,这周又被老板嫌弃方案“不够高级”。 就在她犹豫要不要把辞职信甩到老板脸上时,小红书推送了一条新疆赛里木湖的笔记,湖面蓝得像打翻的调色盘,评论区有人提到“美团小团游治愈职场内耗”。 鬼使神差地,她下单了一个6天5晚的北疆纯玩团。 出发那天,她在机场见到了一对闺蜜、一家三口,还有穿着冲锋衣的领队。 当那对00后女生举着相机对她说“姐姐你站湖边,裙子飘起来绝美”时,她突然觉得连乌鲁木齐的空气都是甜的。

这届年轻人早就不满足于在景区当冤种了。 去年国庆,青岛栈桥边举着自拍杆的游客被海浪浇成落汤鸡,照片在抖音收获了20万点赞,配文是“花了三千八,来看人海+海浪双重暴击”。 更惨的是跟团游客,有人花599报了某网红城市三日游,结果被关在玉石店两小时,导游撂下狠话:“不买够三万别想出门! ” 小红书旅游冤种联盟话题里,3.2万篇笔记血泪控诉:在成都棉花人造雪景前排队两小时拍照,在西安摔碗酒巷子踩碎三只AirPods,在厦门珍珠店花2888买了条成本38的项链,年轻人终于醒悟,当旅行变成打卡KPI,自己不过是人形ATM机。

当自由行变成新火坑,年轻人开始用Excel拼假期。 工作第四年的CC把年假拆得比双十一优惠券还精细:元旦请2休5,清明请3休8,国庆请2休10。 今年三月她盯着日历突然拍桌:“9月30和10月8请两天假,就能凑出10天东南亚豪华游! ” 美团《2025暑期趋势报告》显示,7月机票搜索量暴涨99%,46%的订单集中在“拼假制造”的4-5天短途游。 在云南曲靖躺平的梁颖算过账:请一天年假加周末,住进200块民宿,骑30元租来的小电驴逛菜市场,比在上海点三天外卖还便宜。 而那些周五晚飞曼谷、周日深夜返程的“跨境特种兵”,甚至能在周一晨会前交出一份带着冬阴功味的PPT。

但拼出来的假期也可能变成新灾难。 梁颖在曲靖夜市对着烤罗非鱼流口水时,老板提醒“这条鱼三斤起卖”;CC和闺蜜在香港茶餐厅点六道招牌菜,结果每道都踩雷;更别说那些约好AA制的旅行搭子,有人为省20块地铁费徒步三公里,有人在米其林餐厅掏出计算器按汇率精确到分。 豆瓣“旅游搭子翻车实录”小组里,有人哭诉:“拼到个拍照狂魔,在敦煌40度沙漠里让我摆拍两小时,回酒店发现她把我拍成1米2!”

当P人(注:网络用语,指不爱做计划的人)受够做攻略,J人(注:网络用语,指喜欢做计划的人)厌倦当导游,小团游突然成了救命稻草。 美团上那些“6人封顶”的精品团,行程表比网红探店更懂年轻人:在禾木村骑马要安排逆光拍摄时段,阿勒泰夜市留足两小时吃烤包子,敦煌沙漠露营标配星空摄影师。 Miranda的北疆团里有退休教师夫妇主动帮她拍vlog,00后女生教她用醒图修出赛里木湖蓝,连五岁小孩都把自己零食分她一半。 回程飞机上她看着团友群里的表情包大战,突然觉得比过年家族群还热闹。

这些小团游正在重新定义旅行社交。 某旅行社推出“Kpop舞蹈主题首尔游”,白天逛SM娱乐公司,晚上在弘大街头跳女团舞;美团上的“寺庙禅修团”能早课抄经,午斋过堂,下午还能和师傅讨论《繁花》里的佛法隐喻;最火的是“吃货专线”,在顺德从早茶吃到夜粥,领队随身携带电子秤帮客人计算胃容量。 有95后程序员在甘南团里遇到投资人,辞职后合伙开了露营品牌;两个北京姑娘在云南团发现对方都追同一个地下乐队,现在每周末相约Livehouse。

不过选错团照样是冤种。 某博主爆料499元三亚团住进蟑螂招待所,大理网红领队被曝用拼多多伴手礼冒充非遗。 美团今年上线的小团游保障计划倒让年轻人安心不少:出行前1天免费退改,遇到强制消费直接赔钱,30秒客服响应比男朋友回消息还快。 更关键的是能一键打通吃喝玩乐,在敦煌拍完飞天照,立刻能团购附近评分4.9的羊肉合汁;禾木村骑马冻僵了,点开APP叫个当地奶茶外卖直接送到马场。

当梁颖在曲靖菜市场学大妈砍价,当CC在清迈夜市和德国背包客拼桌,当Miranda在赛里木湖收到团友手绘的离职贺卡,这些年轻人终于尝到不当冤种的甜头。 他们用年假碎片拼出黄金周,用10人小团取代50人大巴,用情绪价值碾压打卡焦虑。 最新数据显示,美团小团游订单量半年涨了120%,95后占比达到67%。 某旅游博主说得更直接:“与其在网红景点当背景板,不如和陌生人吃垮一条夜市街,至少这份快乐没掺水分。 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