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三阅兵的消息一出来,整个网络都炸开了锅。
那天早上,朋友圈里全是刷屏的直播链接,微博热搜前十有六个都和阅兵有关。
有个军事迷朋友大清早就给我发消息:"快看!这次新装备要占四成以上!"后面还跟着三个感叹号,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他的激动。
记得小时候看国庆阅兵,最喜欢数方阵里有多少辆坦克。那时候觉得,能开上长安街的肯定都是最厉害的武器。现在想想真是天真,如今的新装备,有些连名字都是第一次听说。就像去年珠海航展上亮相的那款隐身无人机,外形科幻得跟电影道具似的,谁能想到是我们自己研发的真家伙?
这次要亮相的新装备里,最引人注目的要数那个传说中的高超音速导弹。网上流传的测试视频里,它的飞行轨迹跟打水漂似的,忽上忽下,现有的反导系统根本拦不住。军事论坛上有人开玩笑说:"这玩意儿要是早点研发出来,《红海行动》里营救人质那段就不用那么费劲了。"
不过最让人感慨的还是我们军队这些年的变化。十年前去部队参观,看到的还是老式的训练方式。现在呢?合成旅里坦克、步兵、炮兵配合得行云流水,指挥系统全部数字化,一个指令下去,整个作战单元就像精密的钟表一样运转。有个退伍的老班长说:"现在当兵都得会玩平板电脑,我们那时候哪有这个待遇啊。"
说到这个,想起去年在朱日和看过的一场演习。蓝军那边刚露头,红军的无人机就锁定了目标,数据实时传到指挥中心,不到十秒钟,精确制导炮弹就呼啸着砸过去了。现场观摩的外国武官一个个瞪大眼睛,有个欧洲来的上校小声嘀咕:"这反应速度,太可怕了。"
当然,也有人质疑:和平年代搞这么多新装备是不是太浪费?这话说得就外行了。你看现在国际形势,没有几件趁手的家伙,说话都不硬气。就像小区里装监控,不是为了显摆,而是让那些动歪心思的人掂量掂量。有个做外贸的朋友说得实在:"我们在非洲的工程队,现在腰杆都比以前直,为啥?因为知道祖国随时能来接他们回家。"
这次阅兵还有个特别环节,就是抗战老兵的方阵。看到彩排视频里那些白发苍苍的老英雄,突然就想起爷爷讲过的故事。他当年打鬼子的时候,整个连队就三把像样的枪,剩下的都是土造的家伙。现在要是让他看见这些新装备,怕是得乐得合不拢嘴。
说实话,每次看阅兵都有种说不出的感动。从1949年开国大典上那些用骡马拉的火炮,到现在这些世界领先的装备,我们走了整整七十多年。有个网友说得好:"看阅兵最过瘾的不是武器有多厉害,而是知道这些厉害的家伙都是咱们自己的。"
记得2015年九三阅兵,东风-21D一亮相,外媒集体炸锅。美国有个军事专家连夜写分析报告,说这玩意儿改变了西太平洋的力量对比。现在想想,那才到哪儿啊?这次要亮相的新家伙,怕是又得让不少人睡不着觉了。
不过说到底,这些装备再先进,也是为了保家卫国。就像国防部发言人常说的那样:"中国永远不称霸,但也绝不会任人欺负。"这话听着提气,想想也是这个理儿——家里备着灭火器,不代表就盼着着火,而是以防万一。
马上就是9月3号了,听说这次彩排的阵仗特别大。住在长安街附近的朋友说,半夜都能听见装备车辆经过的轰鸣声。他发来的视频里,新式战车在灯光下泛着冷光,看着就让人踏实。有邻居开玩笑说:"这动静,比过年放鞭炮还热闹。"
说到底,阅兵不是为了炫耀武力,而是告诉所有人:今天的中国,有实力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。就像那个退伍老兵说的:"我们当年拼命打仗,就是为了后代不用再打仗。"看着这些新装备,突然就懂了这句话的分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