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20日,中国篮坛被两条重磅消息搅动。
前中国女篮主帅郑薇正式复出,执掌广东女篮教鞭,剑指全运会金牌;
而另一头,国家队内线核心李月汝在WNBA赛场重伤离场,左膝前交叉韧带扭伤直接宣告赛季报销。
希望与挑战,就这样猝不及防地撞在了一起。
郑薇的回归早有预兆。
今年6月,广东女篮官宣她担任主教练时,圈内人并不意外。
两个月后,她的名字出现在“百强陶瓷杯职业女子篮球挑战赛”的海报上。
8月30日,广东女篮将在恩平市体育中心迎战江苏女篮,这是郑薇复出后的首场正式比赛。
江苏主帅陈晓佳曾是她的老对手,两人赛场交锋素来火花四溅。
在十五运会奖牌发布会上,郑薇的身份已明确为广东全运女篮主帅。
“从第一场开始就要全力以赴,打进决赛,把金牌留在广东。”她说这话时语气平静,但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分量。
上赛季WCBA总决赛,正是她率领广东击败四川夺冠。
如今再战,四川集结了李梦、韩旭、王思雨等顶级国手,阵容堪称“全明星”。
但广东手握主场优势,黄思静、杨力维、杨舒予、陈明伶四大现役国手坐镇,迪拉娜和武桐桐两位前国手压阵,厚度丝毫不虚。
战术板上,郑薇早已行动。
针对黄思静的特点,她设计了12套进攻战术,核心思路就一条:拉满空间,让锋线火力全开。
训练场上,她叫停的哨声比谁都频繁。
年轻球员一个挡拆位置偏差,她立刻挥手重来。
这种抠细节的风格,曾让中国女篮在国际赛场把失分压到60分左右,关键回合防守成功率超五成。
9月23日至28日,广东将出战在东莞举行的亚洲女篮联赛,对阵日本富士通红浪、韩国釜山BNK SUM等五支强队。
六天五战的强度,比正式联赛更残酷。
“这种实战最能检验队伍。”郑薇说。
她需要比赛把战术跑熟,更需要比赛磨出年轻球员的胆气。
当广东紧锣密鼓备战时,达拉斯飞翼队一则公告让国内球迷心头一紧。
李月汝左膝前交叉韧带扭伤,赛季报销。
伤情发生在8月16日对阵火花队的比赛中。
争抢篮板时,对手身体重重压在她左膝上,这恰好是2024年世界杯前她接受韧带手术的同一位置。
队医诊断至少需休养6周,而WNBA赛季9月12日就将结束。
就在受伤前72小时,她刚创下WNBA生涯新高。
8月13日对阵狂热队,她替补砍下20分,终场前两分钟还打进关键2+1,帮球队终结五连败。
更衣室里队友围着她泼水庆祝的视频,还在社交媒体热传。
本赛季转投飞翼后,她场均20分钟贡献7.4分5.8篮板,从边缘替补打到首发。
数据背后是肉眼可见的进化:三分命中率涨到35.3%,罚球命中率84.2%,成了可靠的空间型内线。
伤病史让这次受伤更显沉重。
2021年陕西全运会右膝十字韧带撕裂,2023年WCBA总决赛左膝误诊导致后续手术,2024年左膝韧带断裂……这次二级扭伤虽不需手术,但疲劳积累已浮出水面。
过去7个月,她辗转土耳其联赛、WCBA季后赛、巴黎奥运会和WNBA,足足打了47场高强度比赛。
平均每4.5天一场,飞行里程超8万公里。
飞翼队内部报告显示:她的膝关节疲劳指数全队前三。
WNBA合同里藏着2万美元的奖励条款,场均篮板超5个即可激活。
受伤前她场均5.8个,只需再打满12场就能到手。
如今奖金泡汤,加上商业活动暂停,损失超2.5万美元。
更棘手的是后续计划:她已签约土耳其豪门梅尔辛队,原定10月赴欧征战生涯首次女篮欧冠。
如今康复期撞上开赛时间,首秀成疑。
飞翼队感受到她的缺席。
伤后首战对阵拉斯维加斯王牌,球队篮板输15个,禁区得分少26分,惨败19分。
数据揭示更残酷现实:她出战的22场比赛,飞翼8胜14负;没有她的比赛,1胜12负。
主教练拉特利奇直言:“防守端失去了最重要的屏障。”
中国女篮的备战计划同步受挫。
在巴黎奥运会场均14.6分8.6篮板的李月汝,本是内线对抗欧美强队的核心。
她擅长在低位卡位、拼抢二次篮板,这种硬桥硬马的打法目前无人可替。
国家队教练组面临双重难题:既要寻找替代者,又要重构战术体系。
韩旭的机动性虽强,但吨位对抗仍是短板;年轻中锋能否顶上,9月亚洲联赛就是试金石。
郑薇的战术板不得不调整。
李月汝原本是广东全运阵容的关键拼图,如今内线终结比重必然下降。
替代方案很明确:增加杨力维突破分球、黄思静外拆三分,用锋线火力弥补内线空缺。
四外一内的空间阵型,可能成为广东对抗四川豪华内线的杀手锏。
8月底的恩平热身赛,将成为郑薇战术实验的起点。
江苏女篮主帅陈晓佳同样以防守见长,两人斗法二十余年。
球迷更关注的是:当李月汝的伤停已成定局,郑薇手中那套“把普通人拧成一股绳”的本事,能否再次点燃广东的冠军引擎?
#优质图文扶持计划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