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30日,马尼拉的联合发布会现场,立陶宛防长萨卡利埃内紧握话筒,面对镜头高声宣称:“中俄朝伊是‘邪恶轴心’,立陶宛和菲律宾有同一个‘敌对邻居’! ”
她身旁的菲律宾防长特奥多罗频频点头,两人身后悬挂的防务合作备忘录上,“网络安全”“海上安全”等字眼格外刺眼。
这场看似严肃的防务签约,实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政治碰瓷,一个被中国反制裁到贸易崩溃的欧洲小国,与一个在南海屡次挑衅失败的东南亚国家,竟试图联手对中国“下战书”。
当萨卡利埃内叫嚣“共同防御中国威胁”时,她刻意忽略了一个事实:立陶宛全军仅1.4万人,主力装备是几十辆二手步战车和三百台老旧火炮。
这支连边境巡逻都吃力的部队,却宣称要“保卫菲律宾”,而距离立陶宛5500公里外的南海,连他们的一艘巡逻艇都未曾出现过。
更讽刺的是,这个“反华急先锋”正深陷经济泥潭:对华贸易额从23亿美元暴跌至0.3亿美元,克莱佩达港吞吐量缩水70%,1300家企业倒闭,失业率飙升至4.3%。
就连立陶宛总统瑙塞达都曾低声下气请求对华复交,却因拒绝关闭台湾办事处遭中方冷拒。
特奥多罗在发布会上热捧的“单一战区”计划,暴露了菲律宾的冒险野心,试图将东海、南海、台海打包成美日澳菲的“联合战场”。
为此,菲方甚至同意美军重返苏比克湾:这座曾见证殖民历史的战略港口,将被改造成美军全球最大弹药库,存储足以支撑45天作战的武器。
但菲律宾民众为此付出的代价触目惊心:首都马尼拉的米价突破每公斤50比索,通胀吞噬家庭储蓄,外国投资因南海争端暴跌。
连副总统莎拉都公开怒斥总统马科斯:“盲目亲美让菲律宾沦为大国棋子! ”
中方的精准反击:制裁斩首,海警亮剑
就在立菲防长握手的24小时内,中国外交部甩出一纸制裁令:菲律宾前参议员托伦蒂诺被永久禁止入境中国大陆及港澳地区。
这位《海洋区域法》的幕后推手,曾企图将南海非法仲裁案包装成国内法,如今成了中方“杀鸡儆猴”的靶子。
同步展开的还有实战化行动:中国海警在黄岩岛海域架起浮动屏障,052D驱逐舰编队巡航仁爱礁周边,彻底切断菲方补给线。
“我们不反对正常防务合作,但谁碰红线,就让谁疼! ”,这条中国网民刷屏的评论,成了最直白的威慑。
立陶宛和菲律宾的嚣张姿态,掩盖不了背后的尴尬现实:特朗普近期公开表态“与中国相处融洽”,五角大楼因军费紧缩叫停驻日美军扩建。
当菲律宾试图拉拢日本推进“单一战区”时,韩国《韩民族日报》直接拆台:“这是把韩国绑上战车! ”澳大利亚则沉默以对。
更打脸的是,美国承诺给立陶宛的6亿美元援助,至今仍有4.2亿美元未到账;所谓“民主联盟”的团结,在现实利益前不堪一击。
7月1日,立陶宛外交部试图联络中国商讨“合作可能”,却被告知所有领事业务已移交驻拉脱维亚使馆,这个国家彻底沦为“外交孤岛”。
而在马尼拉,特奥多罗仍强撑场面宣称“12月建立战区协调中心”,但菲媒头条却是“中国投资者撤离导致失业激增”。
当两个国家把政治投机当作救命稻草时,中方的反制如同照妖镜:军演炮声未歇,制裁名单追加,黄岩岛的浪涛声淹没了一切虚张声势。
或许立陶宛该听听本国木材商的哀叹:“我们连运往中国的棺材板都被卡在港口,政府却在南海替别人摇旗呐喊? 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