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岁王亚彬离开赵本山后,活成了娱乐圈硬气模样

真心觉得王亚彬这个人特别值得我们学习。

到了四十岁,她没有靠参加综艺节目博眼球,也不靠蹭流量刷存在感,更没有玩什么“回忆杀”来炒热度。就凭着自己的实力,靠着两条腿和一身功夫,她在国际舞台上默默闯出了一片天地。你说她输给了娱乐圈吗?名气可能不如从前那么响亮了,但她活得比谁都潇洒,比谁都有骨气。

哎,真是遗憾啊。现在一提到她,脑海里浮现的还是《乡村爱情故事》里的“卖豆腐的王小蒙”。一听到王亚彬的名字,第一反应就是:“她怎么突然就销声匿迹了?不和赵本山合作不是挺好的吗?”

你是不是觉得她有点走偏了?

17年后的今天,回头一看,离开的是舞台,找回的是真正的自己。

王亚彬的做事方式和现在很多的小明星不一样。

她没有像别人那样费尽心思想要加入热门剧组,反而主动走进了那个热闹的拍摄现场,毫不犹豫地踏出了这一步。

当年,《乡村爱情故事》特别受欢迎,在内地剧界堪称“收视王”。只要你还扮演王小蒙,就算演技一般,也会有很多代言、广告和综艺节目来找你。

她就是不愿意演,原因也很简单——时间实在排不开。

那时候她刚从研究生毕业,手里拿着一份在爱丁堡连演十六场的大舞剧邀请。这正是她梦寐以求的机会。

你可能会觉得,她是不是脑子不太对劲?

和大多数人不同的是,王亚彬心里特别明白自己想要什么。拍戏虽然能挣快钱,但这并不是她的终极追求。26岁的她早就清楚,一时的名气换不来一生的热爱。

在这方面,她表现得很理智也很果断。

王亚彬的人生从不曾被赵本山来规划。

很多人都喜欢给她打上一个标签,说她是“赵本山提携起来的”。

如果你仔细查看她的档案,会发现王亚彬走的每一步,几乎跟赵本山没有多大关系。

她从六岁就开始学舞蹈,主要是因为她身体比较虚弱;到了十九岁,她已经能在央视春晚上担任领舞,这完全靠的是她十几年来扎实的基本功;张艺谋在拍摄《十面埋伏》时,让她为章子怡做舞蹈替身,也是因为她能够完成那些高难度的武打动作。

王亚彬的成名靠的是自己,赵本山看中她,是因为她身上有股灵气,而不是因为她依附了谁。她退出赵家班时也没慌,因为她明白自己不只是靠“王小蒙”这个角色撑起来的。

她花了17年时间告诉娱乐圈:别把流量当饭吃。

退出《乡村爱情》后,她更加专注于自己的演艺事业,接了不少新作品,还参加了几个综艺节目,努力拓宽自己的发展道路。

她没有选择通过演戏来赚钱,而是投身到既不热门又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舞蹈行业。她自己创办了工作室,亲自编写剧本和编排舞蹈,然后带领演员们精心打磨每一个细节。

她最著名的作品是《青衣》。为了这部剧,她特意请了一位戏曲老师,从基本功开始,一点一滴地学习。剧中“人物的执着”,她完全通过舞蹈展现出来。

后来,这部剧目不仅在国内上演,还登上了以色列国家歌剧院的舞台,她也因此被舞蹈界公认为一位擅长讲述故事的编舞大师。

在2017年,算是最难迈出的一步。

她被英国国家芭蕾舞团邀请创作舞蹈,成为第一位中国籍编舞。你知道吗?这可是个顶尖的舞团,她能获得这个机会,完全靠作品的实力。后来,她的作品还获得了“奥利弗奖”提名,那可是英国舞台圈里的奥斯卡。

看呐,这就是她这17年在娱乐圈里给大家总结的经验:无论多么火红,真正能让你立足的,还是那些作品。

她不参加综艺节目,也不凑热闹,靠的是每次都能让观众愿意花钱买票的演出。这才是真本事。

40岁了,她的舞台比流量明星还要硬气。

7月15日那天,她发布了一段在海边跳舞的视频,穿着非常随性,外面随便套了件外套,脚上还穿着一双大红色的袜子。刚开始跳舞时,她的腰部动作非常柔软,小腿的肌肉线条也十分明显:这显然不是摆拍,绝对是长期练习的结果。

一个40岁的舞者,跳起舞来就像18岁的小姑娘一样轻盈灵动。没有滤镜的修饰,也没有修图的加工,仅仅是一段干净利落的舞蹈,就让人看得目不转睛,仿佛屏住了呼吸。

看看那些靠脸吃饭的男男女女吧,不到30岁,皮肤全靠医美保养,演技也就靠配音撑着,一些综艺节目能带来热度,但真正碰到真正的舞台,能打的几乎没有几个。

王亚彬和他们不一样,她不需要通过娱乐圈来证明自己,早已在更大的舞台上获得了认可。

所以我宁愿认为:王亚彬没有输,她只是选择了更难的路。

40岁的时候,她站上了国际舞台,这让国内娱乐圈都好好反思了一番。其实,大家别总是想着怎么迅速走红,也别总拿“情怀”和“流量”当借口。只要作品质量足够好,就算你已经离开热门剧集17年,观众依然会记得你。

这话到底是对谁讲的?你心里明镜似的。